络攻击的复杂性和频率不断增加,作为企业IT运维的重要防线,高级运维人员必须掌握多种常见网络攻击的原理、危害与防御方法。下面是21种经典的网络攻击, 希望大家可以学到一点点。

一、资源耗尽类攻击
这类攻击旨在消耗计算资源和网络带宽,使目标系统失去对外服务能力。
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(DDoS)
攻击者操控大量设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海量请求,导致网络堵塞或系统瘫痪。
应对措施:部署流量清洗设备、使用负载均衡技术以及设置弹性带宽。暴力破解(Brute Force)
利用工具快速尝试大量用户名和密码组合,暴力获取账户访问权限。
应对措施:启用多因素认证(MFA)、强密码策略和登录失败锁定规则。密码喷射攻击(Password Spraying)
使用少量常见密码尝试登录多个账户,避免触发锁定策略。
应对措施:检测异常登录尝试,禁止默认密码,推行复杂和定期更新的密码政策。重放攻击(Replay Attack)
攻击者捕获网络通信中的合法数据包并重新发送,伪装成授权操作。
应对措施:增加时间戳验证、防止会话劫持,使用加密协议(如TLS)。

二、数据窃取与欺骗类攻击
这些攻击手段旨在窃取敏感数据或伪装成用户或系统进行欺诈。
网络钓鱼(Phishing)
通过伪造可信来源的邮件或信息,引诱用户泄露敏感信息或点击恶意链接。
应对措施: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培训,启用邮件过滤机制,部署反钓鱼策略(如DMARC)。鱼叉式钓鱼(Spear Phishing)
针对个人定制的复杂钓鱼攻击,通常利用个人信息提高可信度。
应对措施:避免公开敏感信息,加强身份验证流程。中间人攻击(Man-in-the-Middle, MitM)
攻击者通过劫持网络通信,拦截或篡改数据(如公共WiFi下)。
应对措施:使用VPN加密通信、部署HTTPS协议,监测非预期证书。DNS 劫持(DNS Hijacking)
攻击者篡改DNS解析结果,将用户引导至恶意网站。
应对措施:部署DNSSEC、确定安全DNS服务,监测域名解析记录异常。凭证填充(Credential Stuffing)
利用泄露的账户凭据尝试访问其他系统,针对用户复用密码的行为。
应对措施:强制唯一密码策略,检测重复登录尝试,启用 MFA。社会工程学攻击(Social Engineering)
利用心理操纵欺骗用户提供敏感信息(如冒充技术支持人员)。
应对措施:要求严格验证身份、定期进行员工防骗演练及教育。
三、漏洞利用类攻击
直接针对系统、安全软件或应用程序中的已知或未知漏洞,进行入侵或破坏。
SQL 注入(SQL Injection)
向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插入恶意SQL代码,窃取、修改或删除数据库数据。
应对措施:使用参数化查询,限制数据库账户权限,严格验证用户输入。跨站脚本攻击(XSS)
在网页中嵌入恶意JavaScript,当用户访问页面时执行,从而窃取Cookie或会话。
应对措施:启用内容安全策略(CSP),编码所有用户输入和输出。跨站请求伪造(CSRF)
利用用户当前的登录状态,诱使其浏览器发送未经授权的请求。
应对措施:添加唯一CSRF令牌到关键操作请求中,并在执行请求时验证。服务器端请求伪造(SSRF)
欺骗服务器发起请求,攻击者可能利用其访问内部网络或敏感数据。
应对措施:禁止外部的任意URL访问,构建严格的出站请求规则或代理。文件包含漏洞(File Inclusion)
利用文件路径处理错误,加载恶意或者意外的文件。
应对措施:使用白名单路径,限制动态加载功能,避免暴露目录结构。零日攻击(Zero-Day)
利用仍未修复的漏洞,不断发起具有破坏性的攻击。
应对措施:部署入侵检测系统(IDS)和入侵防御系统(IPS),定期更新系统。

四、高级持续性威胁类(APT)
这类攻击通常由具有资源和技术能力的组织策划,针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入侵。
APT 攻击(高级持续性威胁)
高级攻击者通过多阶段方式渗透系统,窃取机密或破坏操作能力。
应对措施:建立威胁情报驱动的防御策略、全天候监控网络活动。供应链攻击(Supply Chain Attack)
攻击者通过供应链节点(如软件供应商)注入恶意代码对目标进行攻击。
应对措施:严格审查供应商代码,实施完整性检查和签名验证机制。Pass-the-Hash 攻击
利用Windows系统的密码哈希值,在网络中模仿已授权用户进行操作。
应对措施:禁用NTLM,启用Windows Credential Guard,加强权限审核。黄金票据攻击(Golden Ticket Attack)
攻击者通过获得控制域控制器(域控)关键账户,完全操控域环境。
应对措施:定期更换KRBTGT账户密码,监测异常的Kerberos活动。容器逃逸(Container Escape)
攻击者绕过容器的限制,直接访问宿主机权限。
应对措施:限制容器运行权限,及时更新运行时环境,创建隔离执行机制。
掌握网络攻击理论的同时,高级运维人员更需着眼于以下关键防御行动,确保多层次安全能力。
1.配置最小权限管理
梳理系统权限分配,严格遵循只分配完成任务所需的最低权限原则,不定期进行审计。2.网络分段与隔离
通过VLAN划分网络,将核心业务与非关键系统隔离,防止攻击横向移动。3.日志集中化与关联分析
部署集中日志存储和分析系统(如SIEM),定期检查异常行为记录。4.定期漏洞扫描与补丁管理
使用专业工具(如Nessus、Qualys)进行漏洞检测和修复策略闭环管理。5.强化备份及演练
实行3-2-1备份策略(3份副本,2种媒介,1份离线),并每季度开展恢复演练。6.培养安全意识文化
定期组织安全技能培训和团队模拟演练,将安全理念渗透至工作流。
在网络攻击不断演进的背景下,高级运维不仅要面对传统攻击手段,还需警惕新兴高级威胁。真正的网络安全实力,源于持续学习、快速响应以及从每一次演练中提炼防御策略的能力。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Docker中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 互联网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发表评论